黑岩文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黑岩文学网 > 贵女只想当权臣 > 第12章 开战

第12章 开战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旬靖之战来得突然,两方却似积怨已久,军前叫阵骂得极凶。

仿佛有什么杀父之仇似的。

“要说起来,老旬王确实是邵奕设计杀死的。”

戚言挑了挑灯芯,烛光摇摆一阵,明亮了些。

冬夜寒凉,戚言身上搭了件狐裘披风,案边摆着一盆炭火,烧得正旺。

襄世子坐在她对面,此时闻言,十分诧异:“还有这事?”

他白日待在校场,夜里卸了甲,又换回素色的文人装扮,看起来温文尔雅,不见半分杀伐之气,倒似个执笔的书生。

他疑问:“靖王为何要这么做?算起来,两国还有姻亲,背地里竟下这等暗手。”

“说来话长,”戚言手里捧着暖炉,慢条斯理道,“中州之地,礼仪之邦。百余年前,虽天子王室初显颓势,却礼乐尚在,诸侯列国间,哪怕打仗,也要讲究礼仪二字。”

战前要派遣使者,递送战书,阐明交兵原由。至两军对垒,要等双方都摆好了阵势,鸣鼓宣战,待对方应战之后方可冲锋。

不加丧,不因凶,冬夏不兴师。战中若遇敌方国君,不可进攻,还需行礼。逃兵不可穷追,若是俘虏了白发老兵,还得送还敌国。

条条框框,不胜枚举。

只是随着国力增长,各国间的倾轧日益严重,诸侯称霸中州的野心致使战火愈烧愈烈,老一套的战争礼仪早已被抛之脑后。

而今,为国君所看重的,是兵法与计谋。

“旬国地处偏僻,国人多为游牧出身归化而来,故此常被中州诸国唾为蛮夷,历经数代国君,仍不能令世人改观,索性坐实了声名,当个彻彻底底的蛮子。借着骑兵悍勇,战法又是没脸没皮,反倒打得诸国敬畏不已,成了中州数一数二的大国。”

夜深了,愈发寒凉几分。

戚言转了转手中的暖炉,将身上的狐裘扯紧了些。

公子煜见状,默不作声地往火盆里又添了几块木炭。

盆中的火苗本已暗弱不少,新炭与老炭摩擦,扬起一小片火星,火舌紧跟在后面攒动起来,周边霎时拢起一阵暖意。

戚言的声音也舒缓下来。

“旬国一连三任国君都是彻头彻尾的武夫,尽管在沙场上大占优胜,待诸国都有样学样地舍了礼仪之后,倒也能和他打得有来有往。唯有上任国君,文武兼修,重用兵家与法家,兴兵兴变,国力大盛,一时间旬国于中州势头无两。”

公子煜思索着道:“此事距今,相隔不过数年,我也有所听闻,旬国变革虽成效卓著,却于贵族利益有损,因而阻力极大,几乎全赖先君一意推行。”

说着,他也就明白了:“旬靖两国相邻,靖王不愿坐视旬国做大,故而设计暗杀老旬王?”

当年,旬国轰轰烈烈的变法方开了头,旬王暴毙,连立储的诏书都还未来得及下,世族立时推举一位合意的新君,旬国变法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戚言点头又摇头:“其实最初,靖国主张结盟交好,长公子甚至主动提出,愿入旬国为质,缓和两国邦交。”

“邵奕却向老靖王谏言,旬国霸道,纵然主动交好,却未必与我靖国换质,靖国上赶着送上质子,岂不是自愿臣服于旬,尊其为霸主?靖旬两国同为中州一等大国,岂有此等不战而降之辱?”

“靖王认为他所言有理,便问他有何计策,邵奕这才提出要设计杀死老旬王。”

此举令邵奕得了老靖王赏识,却也教许多朝臣认为,公子奕为人阴私,不可结交。

相较之下,长公子则要光明磊落得多。

因而靖王奕上位后,有诸多朝臣贵族心有不服,暗中仍然支持长公子夺位。

襄世子听了这番话,十分好奇:“公子奕当时用的什么计谋,若非听姑娘说起,我甚至未有觉察。”

莫说是他,哪怕旬国人自己,也是方才被人点醒,堪堪反应过来。

戚言却看了他一眼,道:“不知道。”

公子煜感到奇怪:“姑娘不知?”

他回忆了一会儿,道:“我记得老旬王死前,公子奕身边智计无双女谋士的名声早已传出来了。”

既然是邵奕身边亲信,这等重大密谋,怎会不知?

“我虽然追随邵奕,却也不是与他事事协同。那时我主张离间旬国君臣,上上之计是将那两位兵家法家的奇才收买到靖国来。只是邵奕没有这个耐心,也没有识人之能,不愿这么做。”

邵奕不过嘴上好听,将她捧得极高。

却只在顺心之时,才听她谋划,待两人意见相左时,对她的话却是句句不听。

既然他一意孤行,她也怠于费心,再次听闻朝中事,却是邻国的国丧。

戚言的声音不无讥诮:“旬王死了,老靖王倒是高兴,结果没成想,时过境迁,自己也死在他那好儿子手里。”

公子煜迟缓地眨了下眼睛:“什么?”

戚言忽地笑了:“不然你以为,靖王奕得位不正,是怎么个得位不正法?非嫡非长?如今中州列国,僭越称王者亦不在少,还有谁会在意什么嫡长正统?君死有疑,才是不正之处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